依托5G、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等技术与传统矿山融合,致力于提供砂石矿山智能化建设方案,如三维地质孪生模型、越界开采预警、智能调度、视频监控、实时监测、人员定位、智能配矿、无人装车称重、远程控制以及手机app等系统软件研发,践行矿山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、智能化无人”发展。
山西省安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
《关于开展省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的指导意见》的通知
标题: | 关于印发《关于开展全省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的指导意见》的通知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发文机关: | 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| ||||
发文字号: | 晋安办发〔2023〕15号 | 印发时间: | 2023年2月8日 | 来源: |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 |
建设目标: | 将人工智能、5G 通信、大数据技术引入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,实现采掘工作面无人(少人)操作、重点岗位机器人作业,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与远程监控,各系统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协同运行: 2024年底前,建成第一批智能化非煤矿山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建设经验。 2026年底前,选择不同类型的非煤矿山企业,建成第二批智能话非煤矿山,形成不同类型、不同模式的建设经验。 2028年底前,选择全省单班入井30人以上、采深800米以上的地下矿山和边坡高度200米以上的露天矿山等三类高风险非煤矿山企业,建设第三批智能话非煤矿山,有效管控非煤矿山中大安全风险。 2030年底前,全省具备基础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,同时淘汰所有生产工艺落后、不具备机械化、智能化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。 | ||||
重点任务: | 一、优化矿山生产系统管理 1、优化采掘部署:重点对地下矿山中段采场布置、露天矿山采场边坡及道路运输等生产环境进行优化。 2、优化生产组织:合理制定生产计划,协调采掘关系。 3、优化管理流程:安全风险管控关口前移,实现全流程管控。 二、提升矿山技术装备水平 1、采掘系统:全面推广应用大功率成套采矿装备,提高设备可靠性,实现连续生产。 2、运输系统:推广应用长运距、大运量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及有轨辅助运输装备。 3、监测控制:推广应用AI智能技术,实现固定场所和采掘配套运输设备无人值守或集中控制,同步建设井下设备在线诊断与远程运维系统。 4、地质信息:创建非煤矿山地质资料智能化管理模式,建设矿山基础资料数字化系统。 三、加快矿山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1、建设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矿山智能化管控综合信息平台。(生产、调度、设备管理、自动化远程控制、安全监测监控、人员定位、双重预防体系运行、模型工厂、数据工厂等功能) 2、各矿山企业建立智能化数据治理共享平台。 3、各市、县建设辖区非煤矿山综合信息管理平台。 | ||||
建设标准: | 1、智能化采掘工作面:采掘作业全过程机械化、建立可视化集中控制系统、建立采掘工作面管控系统。 2、智能化供配电系统:地面调度中心对供电设备的遥测、遥调和遥控,实现高压、低压供电管理无人值守。 3、智能化通风排水系统:通风系统(主通风机、主要风门、局部通风机实现集中控制、在线监测);井下排水系统(实现单台水泵和多泵联排的远程启停控制功能)。 4、智能化运输系统:①建设采矿无轨装备精细化管理系统;②建设有轨运输过程远程控制系统;③建设智能化提升运输系统;④建设智能化露天采矿卡车调度系统。 5、智能化监测系统:地下矿山(实现井下人员实时监测;建设安全避险系统;井下环境实时监测;矿压和井下积水的实时在线监测);露天矿山(建设高陡边坡在线监测系统、排土场在线监测系统。建设应急通信系统)。 6、建设工业控制安全与视频监控系统 7、建设智能化管控平台与网络通信系统 | ||||
保障措施: | 加大政策扶持、强化技术攻关、培养专业队伍、加强督促指导 | ||||
原文详情: |